褪色的红砖墙和标语、生锈的铁栏杆、布满煤灰的老旧窗格……身处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,韶光似乎倒流回上世纪。
从《风中的火焰》里的派出所,到《山海情》中的供电所,石炭井原矿务局电视台是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。石炭井,这个贺兰山下旧日煤炭工业重镇,正以共同工业遗存招引剧组和游人的目光。
石炭井矿区投建于1958年,曾是我国最大的焦煤基地之一,鼎盛时期矿区有干部职工数万人。跟着石炭井煤炭资源日益干涸,矿区人口许多搬迁。
2017年5月,宁夏打响“贺兰山生态保卫战”,贺兰山自然维护区内一切煤矿、非煤矿山、洗煤储煤厂等完全关停,一体化维护和修正至今仍在进行中。
63岁的石炭井居民葛义红感触到了家园的改变。“生态管理之前,咱们压根不敢穿白色衣服,煤灰如同每天都在往下落。”她说,现在天变蓝了,翡翠湖也绿了。
生态环境尽管转好,但从前热烈的石炭井一度堕入冷清。葛义红没想到,这儿遗留下的矿区工厂、校园、医院、街区、车站等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工业城市元素,以及贺兰山丰厚多样的地质地貌,使得小镇成为悬疑、军旅、科幻等体裁影视剧的绝佳取景地。
大武口区抓住机遇,全力打造“我国现实主义体裁影视摄影基地”,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应运而生。自2021年以来,已有30余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。2024年,这儿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创作实践基地。据大武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韩静介绍,本年已有5部影视剧、5部短剧计划到石炭井取景。为满意剧组需求,大武口区盘活使用搁置房子建造艺人公寓、中心厨房、道具库等,逐步完善影视配套服务。
2022年7月,“工业之声”音乐节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内举行。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
近年来,大武口区继续发掘石炭井工业文明旅行资源,推动文旅体交融,如接连多届举行“工业之声”音乐节、工业文明拍摄大赛、贺兰山(石炭井)大峡谷轿车越野拉力赛等文体赛事活动,并供给沟通研学、参观旅行等服务。2024年,石炭井招待游客数量达18.4万人次,小镇再度热烈起来。
进入夏日,数十万亩酿酒葡萄园把贺兰山东麓的戈壁荒滩变为绿色海洋。在银川市志辉源石酒庄,草木苍翠欲滴,掩映着石头建成的中式品酒大厅。游人络绎其间,或选购品鉴、或停步摄影,如散步中式园林。
很难幻想,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这儿仍是一片荒芜的采砂场。酒庄内至今还保留着一处矿坑遗址,与周围生气勃勃的风光构成鲜明对比。
54岁的李皞华是酒庄老职工,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改变。2011年,宁夏提出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工业及文明长廊。政府的鼓舞方针招引不少企业家从煤矿、房地产等职业转投葡萄酒工业,志辉源石酒庄便是这儿面之一。李皞华和妻子的首要作业从采砂挖石变成了植树造林,维护葡萄藤不受风沙损害。
“曩昔风大得能把砂石吹起来,打得人脸疼。现在这儿环境变美了,成了旅行景点了!”李皞华说。现在,他每天除了监督工人植树造林,还担任看守酿酒车间。
矿区“变身”酒庄,带动了当地葡萄酒旅行开展,也助力了葡萄酒出售。据志辉源石酒庄宣传部门担任人杨宇轩介绍,酒庄每年招待游客约25万人次,上一年酒庄出售额为5000余万元,许多都是游客现场品鉴后购买的。(记者马思嘉、梅鹏鹏)